diff options
Diffstat (limited to '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TW/filesystems')
5 files changed, 841 insertions, 0 deletions
diff --git a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TW/filesystems/debugfs.rst b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TW/filesystems/debugfs.rst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..270dd94fd --- /dev/null +++ b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TW/filesystems/debugfs.rst @@ -0,0 +1,224 @@ +.. SPDX-License-Identifier: GPL-2.0 + +.. include:: ../disclaimer-zh_TW.rst + +:Original: :doc:`../../../filesystems/debugfs` + +======= +Debugfs +======= + +譯者 +:: + + 中文版維護者:羅楚成 Chucheng Luo <luochucheng@vivo.com> + 中文版翻譯者:羅楚成 Chucheng Luo <luochucheng@vivo.com> + 中文版校譯者: 羅楚成 Chucheng Luo <luochucheng@vivo.com> + 繁體中文版校譯者: 胡皓文 Hu Haowen <src.res@email.cn> + + + +版權所有2020 羅楚成 <luochucheng@vivo.com> +版權所有2021 胡皓文 Hu Haowen <src.res@email.cn> + + +Debugfs是內核開發人員在用戶空間獲取信息的簡單方法。與/proc不同,proc只提供進程 +信息。也不像sysfs,具有嚴格的「每個文件一個值「的規則。debugfs根本沒有規則,開發 +人員可以在這裡放置他們想要的任何信息。debugfs文件系統也不能用作穩定的ABI接口。 +從理論上講,debugfs導出文件的時候沒有任何約束。但是[1]實際情況並不總是那麼 +簡單。即使是debugfs接口,也最好根據需要進行設計,並儘量保持接口不變。 + + +Debugfs通常使用以下命令安裝:: + + mount -t debugfs none /sys/kernel/debug + +(或等效的/etc/fstab行)。 +debugfs根目錄默認僅可由root用戶訪問。要更改對文件樹的訪問,請使用「 uid」,「 gid」 +和「 mode」掛載選項。請注意,debugfs API僅按照GPL協議導出到模塊。 + +使用debugfs的代碼應包含<linux/debugfs.h>。然後,首先是創建至少一個目錄來保存 +一組debugfs文件:: + + struct dentry *debugfs_create_dir(const char *name, struct dentry *parent); + +如果成功,此調用將在指定的父目錄下創建一個名爲name的目錄。如果parent參數爲空, +則會在debugfs根目錄中創建。創建目錄成功時,返回值是一個指向dentry結構體的指針。 +該dentry結構體的指針可用於在目錄中創建文件(以及最後將其清理乾淨)。ERR_PTR +(-ERROR)返回值表明出錯。如果返回ERR_PTR(-ENODEV),則表明內核是在沒有debugfs +支持的情況下構建的,並且下述函數都不會起作用。 + +在debugfs目錄中創建文件的最通用方法是:: + + struct dentry *debugfs_create_file(const char *name, umode_t mode, + struct dentry *parent, void *data, + const struct file_operations *fops); + +在這裡,name是要創建的文件的名稱,mode描述了訪問文件應具有的權限,parent指向 +應該保存文件的目錄,data將存儲在產生的inode結構體的i_private欄位中,而fops是 +一組文件操作函數,這些函數中實現文件操作的具體行爲。至少,read()和/或 +write()操作應提供;其他可以根據需要包括在內。同樣的,返回值將是指向創建文件 +的dentry指針,錯誤時返回ERR_PTR(-ERROR),系統不支持debugfs時返回值爲ERR_PTR +(-ENODEV)。創建一個初始大小的文件,可以使用以下函數代替:: + + struct dentry *debugfs_create_file_size(const char *name, umode_t mode, + struct dentry *parent, void *data, + const struct file_operations *fops, + loff_t file_size); + +file_size是初始文件大小。其他參數跟函數debugfs_create_file的相同。 + +在許多情況下,沒必要自己去創建一組文件操作;對於一些簡單的情況,debugfs代碼提供 +了許多幫助函數。包含單個整數值的文件可以使用以下任何一項創建:: + + void debugfs_create_u8(const char *name, umode_t mode, + struct dentry *parent, u8 *value); + void debugfs_create_u16(const char *name, umode_t mode, + struct dentry *parent, u16 *value); + struct dentry *debugfs_create_u32(const char *name, umode_t mode, + struct dentry *parent, u32 *value); + void debugfs_create_u64(const char *name, umode_t mode, + struct dentry *parent, u64 *value); + +這些文件支持讀取和寫入給定值。如果某個文件不支持寫入,只需根據需要設置mode +參數位。這些文件中的值以十進位表示;如果需要使用十六進位,可以使用以下函數 +替代:: + + void debugfs_create_x8(const char *name, umode_t mode, + struct dentry *parent, u8 *value); + void debugfs_create_x16(const char *name, umode_t mode, + struct dentry *parent, u16 *value); + void debugfs_create_x32(const char *name, umode_t mode, + struct dentry *parent, u32 *value); + void debugfs_create_x64(const char *name, umode_t mode, + struct dentry *parent, u64 *value); + +這些功能只有在開發人員知道導出值的大小的時候才有用。某些數據類型在不同的架構上 +有不同的寬度,這樣會使情況變得有些複雜。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可以使用以下函數:: + + void debugfs_create_size_t(const char *name, umode_t mode, + struct dentry *parent, size_t *value); + +不出所料,此函數將創建一個debugfs文件來表示類型爲size_t的變量。 + +同樣地,也有導出無符號長整型變量的函數,分別以十進位和十六進位表示如下:: + + struct dentry *debugfs_create_ulong(const char *name, umode_t mode, + struct dentry *parent, + unsigned long *value); + void debugfs_create_xul(const char *name, umode_t mode, + struct dentry *parent, unsigned long *value); + +布爾值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放置在debugfs中:: + + struct dentry *debugfs_create_bool(const char *name, umode_t mode, + struct dentry *parent, bool *value); + + +讀取結果文件將產生Y(對於非零值)或N,後跟換行符寫入的時候,它只接受大寫或小寫 +值或1或0。任何其他輸入將被忽略。 + +同樣,atomic_t類型的值也可以放置在debugfs中:: + + void debugfs_create_atomic_t(const char *name, umode_t mode, + struct dentry *parent, atomic_t *value) + +讀取此文件將獲得atomic_t值,寫入此文件將設置atomic_t值。 + +另一個選擇是通過以下結構體和函數導出一個任意二進位數據塊:: + + struct debugfs_blob_wrapper { + void *data; + unsigned long size; + }; + + struct dentry *debugfs_create_blob(const char *name, umode_t mode, + struct dentry *parent, + struct debugfs_blob_wrapper *blob); + +讀取此文件將返回由指針指向debugfs_blob_wrapper結構體的數據。一些驅動使用「blobs」 +作爲一種返回幾行(靜態)格式化文本的簡單方法。這個函數可用於導出二進位信息,但 +似乎在主線中沒有任何代碼這樣做。請注意,使用debugfs_create_blob()命令創建的 +所有文件是只讀的。 + +如果您要轉儲一個寄存器塊(在開發過程中經常會這麼做,但是這樣的調試代碼很少上傳 +到主線中。Debugfs提供兩個函數:一個用於創建僅寄存器文件,另一個把一個寄存器塊 +插入一個順序文件中:: + + struct debugfs_reg32 { + char *name; + unsigned long offset; + }; + + struct debugfs_regset32 { + struct debugfs_reg32 *regs; + int nregs; + void __iomem *base; + }; + + struct dentry *debugfs_create_regset32(const char *name, umode_t mode, + struct dentry *parent, + struct debugfs_regset32 *regset); + + void debugfs_print_regs32(struct seq_file *s, struct debugfs_reg32 *regs, + int nregs, void __iomem *base, char *prefix); + +「base」參數可能爲0,但您可能需要使用__stringify構建reg32數組,實際上有許多寄存器 +名稱(宏)是寄存器塊在基址上的字節偏移量。 + +如果要在debugfs中轉儲u32數組,可以使用以下函數創建文件:: + + void debugfs_create_u32_array(const char *name, umode_t mode, + struct dentry *parent, + u32 *array, u32 elements); + +「array」參數提供數據,而「elements」參數爲數組中元素的數量。注意:數組創建後,數組 +大小無法更改。 + +有一個函數來創建與設備相關的seq_file:: + + struct dentry *debugfs_create_devm_seqfile(struct device *dev, + const char *name, + struct dentry *parent, + int (*read_fn)(struct seq_file *s, + void *data)); + +「dev」參數是與此debugfs文件相關的設備,並且「read_fn」是一個函數指針,這個函數在 +列印seq_file內容的時候被回調。 + +還有一些其他的面向目錄的函數:: + + struct dentry *debugfs_rename(struct dentry *old_dir, + struct dentry *old_dentry, + struct dentry *new_dir, + const char *new_name); + + struct dentry *debugfs_create_symlink(const char *name, + struct dentry *parent, + const char *target); + +調用debugfs_rename()將爲現有的debugfs文件重命名,可能同時切換目錄。 new_name +函數調用之前不能存在;返回值爲old_dentry,其中包含更新的信息。可以使用 +debugfs_create_symlink()創建符號連結。 + +所有debugfs用戶必須考慮的一件事是: + +debugfs不會自動清除在其中創建的任何目錄。如果一個模塊在不顯式刪除debugfs目錄的 +情況下卸載模塊,結果將會遺留很多野指針,從而導致系統不穩定。因此,所有debugfs +用戶-至少是那些可以作爲模塊構建的用戶-必須做模塊卸載的時候準備刪除在此創建的 +所有文件和目錄。一份文件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刪除:: + + void debugfs_remove(struct dentry *dentry); + +dentry值可以爲NULL或錯誤值,在這種情況下,不會有任何文件被刪除。 + +很久以前,內核開發者使用debugfs時需要記錄他們創建的每個dentry指針,以便最後所有 +文件都可以被清理掉。但是,現在debugfs用戶能調用以下函數遞歸清除之前創建的文件:: + + void debugfs_remove_recursive(struct dentry *dentry); + +如果將對應頂層目錄的dentry傳遞給以上函數,則該目錄下的整個層次結構將會被刪除。 + +注釋: +[1] http://lwn.net/Articles/309298/ + diff --git a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TW/filesystems/index.rst b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TW/filesystems/index.rst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..4e5dde0dc --- /dev/null +++ b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TW/filesystems/index.rst @@ -0,0 +1,31 @@ +.. SPDX-License-Identifier: GPL-2.0 + +.. include:: ../disclaimer-zh_TW.rst + +:Original: :ref:`Documentation/filesystems/index.rst <filesystems_index>` +:Translator: Wang Wenhu <wenhu.wang@vivo.com> + Hu Haowen <src.res@email.cn> + +.. _tw_filesystems_index: + +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+Linux Kernel中的文件系統 +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+ +這份正在開發的手冊或許在未來某個輝煌的日子裡以易懂的形式將Linux虛擬\ +文件系統(VFS)層以及基於其上的各種文件系統如何工作呈現給大家。當前\ +可以看到下面的內容。 + +文件系統 +======== + +文件系統實現文檔。 + +.. toctree:: + :maxdepth: 2 + + virtiofs + debugfs + tmpfs + + diff --git a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TW/filesystems/sysfs.txt b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TW/filesystems/sysfs.txt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..acd677f19 --- /dev/null +++ b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TW/filesystems/sysfs.txt @@ -0,0 +1,377 @@ +SPDX-License-Identifier: GPL-2.0 + +Chinese translated version of Documentation/filesystems/sysfs.rst + +If you have any comment or update to the content, please contact the +original document maintainer directly. However, if you have a problem +communicating in English you can also ask the Chinese maintainer for +help. Contact the Chinese maintainer if this translation is outdated +or if there is a problem with the translation. + +Maintainer: Patrick Mochel <mochel@osdl.org> + Mike Murphy <mamurph@cs.clemson.edu> +Chinese maintainer: Fu Wei <tekkamanninja@gmail.com> 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+Documentation/filesystems/sysfs.rst 的中文翻譯 + +如果想評論或更新本文的內容,請直接聯繫原文檔的維護者。如果你使用英文 +交流有困難的話,也可以向中文版維護者求助。如果本翻譯更新不及時或者翻 +譯存在問題,請聯繫中文版維護者。 +英文版維護者: Patrick Mochel <mochel@osdl.org> + Mike Murphy <mamurph@cs.clemson.edu> +中文版維護者: 傅煒 Fu Wei <tekkamanninja@gmail.com> +中文版翻譯者: 傅煒 Fu Wei <tekkamanninja@gmail.com> +中文版校譯者: 傅煒 Fu Wei <tekkamanninja@gmail.com> +繁體中文版校譯者:胡皓文 Hu Haowen <src.res@email.cn> + + +以下爲正文 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+sysfs - 用於導出內核對象(kobject)的文件系統 + +Patrick Mochel <mochel@osdl.org> +Mike Murphy <mamurph@cs.clemson.edu> + +修訂: 16 August 2011 +原始版本: 10 January 2003 + + +sysfs 簡介: +~~~~~~~~~~ + +sysfs 是一個最初基於 ramfs 且位於內存的文件系統。它提供導出內核 +數據結構及其屬性,以及它們之間的關聯到用戶空間的方法。 + +sysfs 始終與 kobject 的底層結構緊密相關。請閱讀 +Documentation/core-api/kobject.rst 文檔以獲得更多關於 kobject 接口的 +信息。 + + +使用 sysfs +~~~~~~~~~~~ + +只要內核配置中定義了 CONFIG_SYSFS ,sysfs 總是被編譯進內核。你可 +通過以下命令掛載它: + + mount -t sysfs sysfs /sys + + +創建目錄 +~~~~~~~~ + +任何 kobject 在系統中註冊,就會有一個目錄在 sysfs 中被創建。這個 +目錄是作爲該 kobject 的父對象所在目錄的子目錄創建的,以準確地傳遞 +內核的對象層次到用戶空間。sysfs 中的頂層目錄代表著內核對象層次的 +共同祖先;例如:某些對象屬於某個子系統。 + +Sysfs 在與其目錄關聯的 kernfs_node 對象中內部保存一個指向實現 +目錄的 kobject 的指針。以前,這個 kobject 指針被 sysfs 直接用於 +kobject 文件打開和關閉的引用計數。而現在的 sysfs 實現中,kobject +引用計數只能通過 sysfs_schedule_callback() 函數直接修改。 + + +屬性 +~~~~ + +kobject 的屬性可在文件系統中以普通文件的形式導出。Sysfs 爲屬性定義 +了面向文件 I/O 操作的方法,以提供對內核屬性的讀寫。 + + +屬性應爲 ASCII 碼文本文件。以一個文件只存儲一個屬性值爲宜。但一個 +文件只包含一個屬性值可能影響效率,所以一個包含相同數據類型的屬性值 +數組也被廣泛地接受。 + +混合類型、表達多行數據以及一些怪異的數據格式會遭到強烈反對。這樣做是 +很丟臉的,而且其代碼會在未通知作者的情況下被重寫。 + + +一個簡單的屬性結構定義如下: + +struct attribute { + char * name; + struct module *owner; + umode_t mode; +}; + + +int sysfs_create_file(struct kobject * kobj, const struct attribute * attr); +void sysfs_remove_file(struct kobject * kobj, const struct attribute * attr); + + +一個單獨的屬性結構並不包含讀寫其屬性值的方法。子系統最好爲增刪特定 +對象類型的屬性定義自己的屬性結構體和封裝函數。 + +例如:驅動程序模型定義的 device_attribute 結構體如下: + +struct device_attribute { + struct attribute attr; + ssize_t (*show)(struct device *dev, struct device_attribute *attr, + char *buf); + ssize_t (*store)(struct device *dev, struct device_attribute *attr, + const char *buf, size_t count); +}; + +int device_create_file(struct device *, const struct device_attribute *); +void device_remove_file(struct device *, const struct device_attribute *); + +爲了定義設備屬性,同時定義了一下輔助宏: + +#define DEVICE_ATTR(_name, _mode, _show, _store) \ +struct device_attribute dev_attr_##_name = __ATTR(_name, _mode, _show, _store) + +例如:聲明 + +static DEVICE_ATTR(foo, S_IWUSR | S_IRUGO, show_foo, store_foo); + +等同於如下代碼: + +static struct device_attribute dev_attr_foo = { + .attr = { + .name = "foo", + .mode = S_IWUSR | S_IRUGO, + .show = show_foo, + .store = store_foo, + }, +}; + + +子系統特有的回調函數 +~~~~~~~~~~~~~~~~~~~ + +當一個子系統定義一個新的屬性類型時,必須實現一系列的 sysfs 操作, +以幫助讀寫調用實現屬性所有者的顯示和儲存方法。 + +struct sysfs_ops { + ssize_t (*show)(struct kobject *, struct attribute *, char *); + ssize_t (*store)(struct kobject *, struct attribute *, const char *, size_t); +}; + +[子系統應已經定義了一個 struct kobj_type 結構體作爲這個類型的 +描述符,並在此保存 sysfs_ops 的指針。更多的信息參見 kobject 的 +文檔] + +sysfs 會爲這個類型調用適當的方法。當一個文件被讀寫時,這個方法會 +將一般的kobject 和 attribute 結構體指針轉換爲適當的指針類型後 +調用相關聯的函數。 + + +示例: + +#define to_dev_attr(_attr) container_of(_attr, struct device_attribute, attr) + +static ssize_t dev_attr_show(struct kobject *kobj, struct attribute *attr, + char *buf) +{ + struct device_attribute *dev_attr = to_dev_attr(attr); + struct device *dev = kobj_to_dev(kobj); + ssize_t ret = -EIO; + + if (dev_attr->show) + ret = dev_attr->show(dev, dev_attr, buf); + if (ret >= (ssize_t)PAGE_SIZE) { + printk("dev_attr_show: %pS returned bad count\n", + dev_attr->show); + } + return ret; +} + + + +讀寫屬性數據 +~~~~~~~~~~~~ + +在聲明屬性時,必須指定 show() 或 store() 方法,以實現屬性的 +讀或寫。這些方法的類型應該和以下的設備屬性定義一樣簡單。 + +ssize_t (*show)(struct device *dev, struct device_attribute *attr, char *buf); +ssize_t (*store)(struct device *dev, struct device_attribute *attr, + const char *buf, size_t count); + +也就是說,他們應只以一個處理對象、一個屬性和一個緩衝指針作爲參數。 + +sysfs 會分配一個大小爲 (PAGE_SIZE) 的緩衝區並傳遞給這個方法。 +Sysfs 將會爲每次讀寫操作調用一次這個方法。這使得這些方法在執行時 +會出現以下的行爲: + +- 在讀方面(read(2)),show() 方法應該填充整個緩衝區。回想屬性 + 應只導出了一個屬性值或是一個同類型屬性值的數組,所以這個代價將 + 不會不太高。 + + 這使得用戶空間可以局部地讀和任意的向前搜索整個文件。如果用戶空間 + 向後搜索到零或使用『0』偏移執行一個pread(2)操作,show()方法將 + 再次被調用,以重新填充緩存。 + +- 在寫方面(write(2)),sysfs 希望在第一次寫操作時得到整個緩衝區。 + 之後 Sysfs 傳遞整個緩衝區給 store() 方法。 + + 當要寫 sysfs 文件時,用戶空間進程應首先讀取整個文件,修該想要 + 改變的值,然後回寫整個緩衝區。 + + 在讀寫屬性值時,屬性方法的執行應操作相同的緩衝區。 + +註記: + +- 寫操作導致的 show() 方法重載,會忽略當前文件位置。 + +- 緩衝區應總是 PAGE_SIZE 大小。對於i386,這個值爲4096。 + +- show() 方法應該返回寫入緩衝區的字節數,也就是 scnprintf()的 + 返回值。 + +- show() 方法在將格式化返回值返回用戶空間的時候,禁止使用snprintf()。 + 如果可以保證不會發生緩衝區溢出,可以使用sprintf(),否則必須使用 + scnprintf()。 + +- store() 應返回緩衝區的已用字節數。如果整個緩存都已填滿,只需返回 + count 參數。 + +- show() 或 store() 可以返回錯誤值。當得到一個非法值,必須返回一個 + 錯誤值。 + +- 一個傳遞給方法的對象將會通過 sysfs 調用對象內嵌的引用計數固定在 + 內存中。儘管如此,對象代表的物理實體(如設備)可能已不存在。如有必要, + 應該實現一個檢測機制。 + +一個簡單的(未經實驗證實的)設備屬性實現如下: + +static ssize_t show_name(struct device *dev, struct device_attribute *attr, + char *buf) +{ + return scnprintf(buf, PAGE_SIZE, "%s\n", dev->name); +} + +static ssize_t store_name(struct device *dev, struct device_attribute *attr, + const char *buf, size_t count) +{ + snprintf(dev->name, sizeof(dev->name), "%.*s", + (int)min(count, sizeof(dev->name) - 1), buf); + return count; +} + +static DEVICE_ATTR(name, S_IRUGO, show_name, store_name); + + +(注意:真正的實現不允許用戶空間設置設備名。) + +頂層目錄布局 +~~~~~~~~~~~~ + +sysfs 目錄的安排顯示了內核數據結構之間的關係。 + +頂層 sysfs 目錄如下: + +block/ +bus/ +class/ +dev/ +devices/ +firmware/ +net/ +fs/ + +devices/ 包含了一個設備樹的文件系統表示。他直接映射了內部的內核 +設備樹,反映了設備的層次結構。 + +bus/ 包含了內核中各種總線類型的平面目錄布局。每個總線目錄包含兩個 +子目錄: + + devices/ + drivers/ + +devices/ 包含了系統中出現的每個設備的符號連結,他們指向 root/ 下的 +設備目錄。 + +drivers/ 包含了每個已爲特定總線上的設備而掛載的驅動程序的目錄(這裡 +假定驅動沒有跨越多個總線類型)。 + +fs/ 包含了一個爲文件系統設立的目錄。現在每個想要導出屬性的文件系統必須 +在 fs/ 下創建自己的層次結構(參見Documentation/filesystems/fuse.rst)。 + +dev/ 包含兩個子目錄: char/ 和 block/。在這兩個子目錄中,有以 +<major>:<minor> 格式命名的符號連結。這些符號連結指向 sysfs 目錄 +中相應的設備。/sys/dev 提供一個通過一個 stat(2) 操作結果,查找 +設備 sysfs 接口快捷的方法。 + +更多有關 driver-model 的特性信息可以在 Documentation/driver-api/driver-model/ +中找到。 + + +TODO: 完成這一節。 + + +當前接口 +~~~~~~~~ + +以下的接口層普遍存在於當前的sysfs中: + +- 設備 (include/linux/device.h) 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+結構體: + +struct device_attribute { + struct attribute attr; + ssize_t (*show)(struct device *dev, struct device_attribute *attr, + char *buf); + ssize_t (*store)(struct device *dev, struct device_attribute *attr, + const char *buf, size_t count); +}; + +聲明: + +DEVICE_ATTR(_name, _mode, _show, _store); + +增/刪屬性: + +int device_create_file(struct device *dev, const struct device_attribute * attr); +void device_remove_file(struct device *dev, const struct device_attribute * attr); + + +- 總線驅動程序 (include/linux/device.h) 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+結構體: + +struct bus_attribute { + struct attribute attr; + ssize_t (*show)(struct bus_type *, char * buf); + ssize_t (*store)(struct bus_type *, const char * buf, size_t count); +}; + +聲明: + +BUS_ATTR(_name, _mode, _show, _store) + +增/刪屬性: + +int bus_create_file(struct bus_type *, struct bus_attribute *); +void bus_remove_file(struct bus_type *, struct bus_attribute *); + + +- 設備驅動程序 (include/linux/device.h) 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+ +結構體: + +struct driver_attribute { + struct attribute attr; + ssize_t (*show)(struct device_driver *, char * buf); + ssize_t (*store)(struct device_driver *, const char * buf, + size_t count); +}; + +聲明: + +DRIVER_ATTR(_name, _mode, _show, _store) + +增/刪屬性: + +int driver_create_file(struct device_driver *, const struct driver_attribute *); +void driver_remove_file(struct device_driver *, const struct driver_attribute *); + + +文檔 +~~~~ + +sysfs 目錄結構以及其中包含的屬性定義了一個內核與用戶空間之間的 ABI。 +對於任何 ABI,其自身的穩定和適當的文檔是非常重要的。所有新的 sysfs +屬性必須在 Documentation/ABI 中有文檔。詳見 Documentation/ABI/README。 + diff --git a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TW/filesystems/tmpfs.rst b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TW/filesystems/tmpfs.rst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..8d753a347 --- /dev/null +++ b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TW/filesystems/tmpfs.rst @@ -0,0 +1,148 @@ +.. SPDX-License-Identifier: GPL-2.0 + +.. include:: ../disclaimer-zh_TW.rst + +:Original: Documentation/filesystems/tmpfs.rst + +Translated by Wang Qing <wangqing@vivo.com> +and Hu Haowen <src.res@email.cn> + +===== +Tmpfs +===== + +Tmpfs是一個將所有文件都保存在虛擬內存中的文件系統。 + +tmpfs中的所有內容都是臨時的,也就是說沒有任何文件會在硬碟上創建。 +如果卸載tmpfs實例,所有保存在其中的文件都會丟失。 + +tmpfs將所有文件保存在內核緩存中,隨著文件內容增長或縮小可以將不需要的 +頁面swap出去。它具有最大限制,可以通過「mount -o remount ...」調整。 + +和ramfs(創建tmpfs的模板)相比,tmpfs包含交換和限制檢查。和tmpfs相似的另 +一個東西是RAM磁碟(/dev/ram*),可以在物理RAM中模擬固定大小的硬碟,並在 +此之上創建一個普通的文件系統。Ramdisks無法swap,因此無法調整它們的大小。 + +由於tmpfs完全保存於頁面緩存和swap中,因此所有tmpfs頁面將在/proc/meminfo +中顯示爲「Shmem」,而在free(1)中顯示爲「Shared」。請注意,這些計數還包括 +共享內存(shmem,請參閱ipcs(1))。獲得計數的最可靠方法是使用df(1)和du(1)。 + +tmpfs具有以下用途: + +1) 內核總有一個無法看到的內部掛載,用於共享匿名映射和SYSV共享內存。 + + 掛載不依賴於CONFIG_TMPFS。如果CONFIG_TMPFS未設置,tmpfs對用戶不可見。 + 但是內部機制始終存在。 + +2) glibc 2.2及更高版本期望將tmpfs掛載在/dev/shm上以用於POSIX共享內存 + (shm_open,shm_unlink)。添加內容到/etc/fstab應注意如下: + + tmpfs /dev/shm tmpfs defaults 0 0 + + 使用時需要記住創建掛載tmpfs的目錄。 + + SYSV共享內存無需掛載,內部已默認支持。(在2.3內核版本中,必須掛載 + tmpfs的前身(shm fs)才能使用SYSV共享內存) + +3) 很多人(包括我)都覺的在/tmp和/var/tmp上掛載非常方便,並具有較大的 + swap分區。目前循環掛載tmpfs可以正常工作,所以大多數發布都應當可以 + 使用mkinitrd通過/tmp訪問/tmp。 + +4) 也許還有更多我不知道的地方:-) + + +tmpfs有三個用於調整大小的掛載選項: + +=========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+size tmpfs實例分配的字節數限制。默認值是不swap時物理RAM的一半。 + 如果tmpfs實例過大,機器將死鎖,因爲OOM處理將無法釋放該內存。 +nr_blocks 與size相同,但以PAGE_SIZE爲單位。 +nr_inodes tmpfs實例的最大inode個數。默認值是物理內存頁數的一半,或者 + (有高端內存的機器)低端內存RAM的頁數,二者以較低者為準。 +=========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+ +這些參數接受後綴k,m或g表示千,兆和千兆字節,可以在remount時更改。 +size參數也接受後綴%用來限制tmpfs實例占用物理RAM的百分比: +未指定size或nr_blocks時,默認值爲size=50% + +如果nr_blocks=0(或size=0),block個數將不受限制;如果nr_inodes=0, +inode個數將不受限制。這樣掛載通常是不明智的,因爲它允許任何具有寫權限的 +用戶通過訪問tmpfs耗盡機器上的所有內存;但同時這樣做也會增強在多個CPU的 +場景下的訪問。 + +tmpfs具有爲所有文件設置NUMA內存分配策略掛載選項(如果啓用了CONFIG_NUMA), +可以通過「mount -o remount ...」調整 + +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+mpol=default 採用進程分配策略 + (請參閱 set_mempolicy(2)) +mpol=prefer:Node 傾向從給定的節點分配 +mpol=bind:NodeList 只允許從指定的鍊表分配 +mpol=interleave 傾向於依次從每個節點分配 +mpol=interleave:NodeList 依次從每個節點分配 +mpol=local 優先本地節點分配內存 +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+ +NodeList格式是以逗號分隔的十進位數字表示大小和範圍,最大和最小範圍是用- +分隔符的十進位數來表示。例如,mpol=bind0-3,5,7,9-15 + +帶有有效NodeList的內存策略將按指定格式保存,在創建文件時使用。當任務在該 +文件系統上創建文件時,會使用到掛載時的內存策略NodeList選項,如果設置的話, +由調用任務的cpuset[請參見Documentation/admin-guide/cgroup-v1/cpusets.rst] +以及下面列出的可選標誌約束。如果NodeLists爲設置爲空集,則文件的內存策略將 +恢復爲「默認」策略。 + +NUMA內存分配策略有可選標誌,可以用於模式結合。在掛載tmpfs時指定這些可選 +標誌可以在NodeList之前生效。 +Documentation/admin-guide/mm/numa_memory_policy.rst列出所有可用的內存 +分配策略模式標誌及其對內存策略。 + +:: + + =static 相當於 MPOL_F_STATIC_NODES + =relative 相當於 MPOL_F_RELATIVE_NODES + +例如,mpol=bind=staticNodeList相當於MPOL_BIND|MPOL_F_STATIC_NODES的分配策略 + +請注意,如果內核不支持NUMA,那麼使用mpol選項掛載tmpfs將會失敗;nodelist指定不 +在線的節點也會失敗。如果您的系統依賴於此,但內核會運行不帶NUMA功能(也許是安全 +revocery內核),或者具有較少的節點在線,建議從自動模式中省略mpol選項掛載選項。 +可以在以後通過「mount -o remount,mpol=Policy:NodeList MountPoint」添加到掛載點。 + +要指定初始根目錄,可以使用如下掛載選項: + +==== ==================== +模式 權限用八進位數字表示 +uid 用戶ID +gid 組ID +==== ==================== + +這些選項對remount沒有任何影響。您可以通過chmod(1),chown(1)和chgrp(1)的更改 +已經掛載的參數。 + +tmpfs具有選擇32位還是64位inode的掛載選項: + +======= ============= +inode64 使用64位inode +inode32 使用32位inode +======= ============= + +在32位內核上,默認是inode32,掛載時指定inode64會被拒絕。 +在64位內核上,默認配置是CONFIG_TMPFS_INODE64。inode64避免了單個設備上可能有多個 +具有相同inode編號的文件;比如32位應用程式使用glibc如果長期訪問tmpfs,一旦達到33 +位inode編號,就有EOVERFLOW失敗的危險,無法打開大於2GiB的文件,並返回EINVAL。 + +所以'mount -t tmpfs -o size=10G,nr_inodes=10k,mode=700 tmpfs /mytmpfs'將在 +/mytmpfs上掛載tmpfs實例,分配只能由root用戶訪問的10GB RAM/SWAP,可以有10240個 +inode的實例。 + + +:作者: + Christoph Rohland <cr@sap.com>, 1.12.01 +:更新: + Hugh Dickins, 4 June 2007 +:更新: + KOSAKI Motohiro, 16 Mar 2010 +:更新: + Chris Down, 13 July 2020 + diff --git a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TW/filesystems/virtiofs.rst b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TW/filesystems/virtiofs.rst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..2b05e8437 --- /dev/null +++ b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TW/filesystems/virtiofs.rst @@ -0,0 +1,61 @@ +.. SPDX-License-Identifier: GPL-2.0 + +.. include:: ../disclaimer-zh_TW.rst + +:Original: :ref:`Documentation/filesystems/virtiofs.rst <virtiofs_index>` + +譯者 +:: + + 中文版維護者: 王文虎 Wang Wenhu <wenhu.wang@vivo.com> + 中文版翻譯者: 王文虎 Wang Wenhu <wenhu.wang@vivo.com> + 中文版校譯者: 王文虎 Wang Wenhu <wenhu.wang@vivo.com> + 中文版校譯者: 王文虎 Wang Wenhu <wenhu.wang@vivo.com> + 繁體中文版校譯者:胡皓文 Hu Haowen <src.res@email.cn> + +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+virtiofs: virtio-fs 主機<->客機共享文件系統 +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+ +- Copyright (C) 2020 Viv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. Ltd. + +介紹 +==== +Linux的virtiofs文件系統實現了一個半虛擬化VIRTIO類型「virtio-fs」設備的驅動,通過該\ +類型設備實現客機<->主機文件系統共享。它允許客機掛載一個已經導出到主機的目錄。 + +客機通常需要訪問主機或者遠程系統上的文件。使用場景包括:在新客機安裝時讓文件對其\ +可見;從主機上的根文件系統啓動;對無狀態或臨時客機提供持久存儲和在客機之間共享目錄。 + +儘管在某些任務可能通過使用已有的網絡文件系統完成,但是卻需要非常難以自動化的配置\ +步驟,且將存儲網絡暴露給客機。而virtio-fs設備通過提供不經過網絡的文件系統訪問文件\ +的設計方式解決了這些問題。 + +另外,virto-fs設備發揮了主客機共存的優點提高了性能,並且提供了網絡文件系統所不具備 +的一些語義功能。 + +用法 +==== +以``myfs``標籤將文件系統掛載到``/mnt``: + +.. code-block:: sh + + guest# mount -t virtiofs myfs /mnt + +請查閱 https://virtio-fs.gitlab.io/ 了解配置QEMU和virtiofsd守護程序的詳細信息。 + +內幕 +==== +由於virtio-fs設備將FUSE協議用於文件系統請求,因此Linux的virtiofs文件系統與FUSE文\ +件系統客戶端緊密集成在一起。客機充當FUSE客戶端而主機充當FUSE伺服器,內核與用戶空\ +間之間的/dev/fuse接口由virtio-fs設備接口代替。 + +FUSE請求被置於虛擬隊列中由主機處理。主機填充緩衝區中的響應部分,而客機處理請求的完成部分。 + +將/dev/fuse映射到虛擬隊列需要解決/dev/fuse和虛擬隊列之間語義上的差異。每次讀取\ +/dev/fuse設備時,FUSE客戶端都可以選擇要傳輸的請求,從而可以使某些請求優先於其他\ +請求。虛擬隊列有其隊列語義,無法更改已入隊請求的順序。在虛擬隊列已滿的情況下尤 +其關鍵,因爲此時不可能加入高優先級的請求。爲了解決此差異,virtio-fs設備採用「hiprio」\ +(高優先級)虛擬隊列,專門用於有別於普通請求的高優先級請求。 + +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