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mmaryrefslogtreecommitdiffstats
path: root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CN/accounting
diff options
context:
space:
mode:
Diffstat (limited to '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CN/accounting')
-rw-r--r--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CN/accounting/delay-accounting.rst112
-rw-r--r--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CN/accounting/index.rst25
-rw-r--r--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CN/accounting/psi.rst155
-rw-r--r--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CN/accounting/taskstats.rst145
4 files changed, 437 insertions, 0 deletions
diff --git a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CN/accounting/delay-accounting.rst b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CN/accounting/delay-accounting.rst
new file mode 100644
index 000000000..7b8693ccf
--- /dev/null
+++ b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CN/accounting/delay-accounting.rst
@@ -0,0 +1,112 @@
+.. include:: ../disclaimer-zh_CN.rst
+
+:Original: Documentation/accounting/delay-accounting.rst
+
+:Translator: Yang Yang <yang.yang29@zte.com.cn>
+
+========
+延时计数
+========
+
+任务在等待某些内核资源可用时,会造成延时。例如一个可运行的任务可能会等待
+一个空闲CPU来运行。
+
+基于每任务的延时计数功能度量由以下情况造成的任务延时:
+
+a) 等待一个CPU(任务为可运行)
+b) 完成由该任务发起的块I/O同步请求
+c) 页面交换
+d) 内存回收
+e) 抖动
+f) 直接规整
+g) 写保护复制
+
+并将这些统计信息通过taskstats接口提供给用户空间。
+
+这些延时信息为适当的调整任务CPU优先级、io优先级、rss限制提供反馈。重要任务
+长期延时,表示可能需要提高其相关优先级。
+
+通过使用taskstats接口,本功能还可提供一个线程组(对应传统Unix进程)所有任务
+(或线程)的总延时统计信息。此类汇总往往是需要的,由内核来完成更加高效。
+
+用户空间的实体,特别是资源管理程序,可将延时统计信息汇总到任意组中。为实现
+这一点,任务的延时统计信息在其生命周期内和退出时皆可获取,从而确保可进行
+连续、完整的监控。
+
+接口
+----
+
+延时计数使用taskstats接口,该接口由本目录另一个单独的文档详细描述。Taskstats
+向用户态返回一个通用数据结构,对应每pid或每tgid的统计信息。延时计数功能填写
+该数据结构的特定字段。见
+
+ include/uapi/linux/taskstats.h
+
+其描述了延时计数相关字段。系统通常以计数器形式返回 CPU、同步块 I/O、交换、内存
+回收、页缓存抖动、直接规整、写保护复制等的累积延时。
+
+取任务某计数器两个连续读数的差值,将得到任务在该时间间隔内等待对应资源的总延时。
+
+当任务退出时,内核会将包含每任务的统计信息发送给用户空间,而无需额外的命令。
+若其为线程组最后一个退出的任务,内核还会发送每tgid的统计信息。更多详细信息见
+taskstats接口的描述。
+
+tools/accounting目录中的用户空间程序getdelays.c提供了一些简单的命令,用以显示
+延时统计信息。其也是使用taskstats接口的示例。
+
+用法
+----
+
+使用以下配置编译内核::
+
+ CONFIG_TASK_DELAY_ACCT=y
+ CONFIG_TASKSTATS=y
+
+延时计数在启动时默认关闭。
+若需开启,在启动参数中增加::
+
+ delayacct
+
+本文后续的说明基于延时计数已开启。也可在系统运行时,使用sysctl的
+kernel.task_delayacct进行开关。注意,只有在启用延时计数后启动的
+任务才会有相关信息。
+
+系统启动后,使用类似getdelays.c的工具获取任务或线程组(tgid)的延时信息。
+
+getdelays命令的一般格式::
+
+ getdelays [-dilv] [-t tgid] [-p pid]
+
+获取pid为10的任务从系统启动后的延时信息::
+
+ # ./getdelays -d -p 10
+ (输出信息和下例相似)
+
+获取所有tgid为5的任务从系统启动后的总延时信息::
+
+ # ./getdelays -d -t 5
+ print delayacct stats ON
+ TGID 5
+
+
+ CPU count real total virtual total delay total delay average
+ 8 7000000 6872122 3382277 0.423ms
+ IO count delay total delay average
+ 0 0 0.000ms
+ SWAP count delay total delay average
+ 0 0 0.000ms
+ RECLAIM count delay total delay average
+ 0 0 0.000ms
+ THRASHING count delay total delay average
+ 0 0 0.000ms
+ COMPACT count delay total delay average
+ 0 0 0.000ms
+ WPCOPY count delay total delay average
+ 0 0 0ms
+
+获取pid为1的IO计数,它只和-p一起使用::
+ # ./getdelays -i -p 1
+ printing IO accounting
+ linuxrc: read=65536, write=0, cancelled_write=0
+
+上面的命令与-v一起使用,可以获取更多调试信息。
diff --git a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CN/accounting/index.rst b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CN/accounting/index.rst
new file mode 100644
index 000000000..a34952e12
--- /dev/null
+++ b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CN/accounting/index.rst
@@ -0,0 +1,25 @@
+.. SPDX-License-Identifier: GPL-2.0
+
+.. include:: ../disclaimer-zh_CN.rst
+
+:Original: Documentation/accounting/index.rst
+:Translator: Yang Yang <yang.yang29@zte.com.cn>
+
+.. _cn_accounting_index.rst:
+
+
+====
+计数
+====
+
+.. toctree::
+ :maxdepth: 1
+
+ delay-accounting
+ psi
+ taskstats
+
+Todolist:
+
+ cgroupstats
+ taskstats-struct
diff --git a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CN/accounting/psi.rst b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CN/accounting/psi.rst
new file mode 100644
index 000000000..a0ddb7bd2
--- /dev/null
+++ b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CN/accounting/psi.rst
@@ -0,0 +1,155 @@
+.. include:: ../disclaimer-zh_CN.rst
+
+:Original: Documentation/accounting/psi.rst
+:Translator: Yang Yang <yang.yang29@zte.com.cn>
+
+.. _cn_psi.rst:
+
+
+=================
+PSI——压力阻塞信息
+=================
+
+:日期: April, 2018
+:作者: Johannes Weiner <hannes@cmpxchg.org>
+
+当CPU、memory或IO设备处于竞争状态,业务负载会遭受时延毛刺、吞吐量降低,
+及面临OOM的风险。
+
+如果没有一种准确的方法度量系统竞争程度,则有两种后果:一种是用户过于节制,
+未充分利用系统资源;另一种是过度使用,经常性面临业务中断的风险。
+
+psi特性能够识别和量化资源竞争导致的业务中断,及其对复杂负载乃至整个系统在
+时间上的影响。
+
+准确度量因资源不足造成的生产力损失,有助于用户基于硬件调整业务负载,或基
+于业务负载配置硬件。
+
+psi能够实时的提供相关信息,因此系统可基于psi实现动态的负载管理。如实施
+卸载、迁移、策略性的停止或杀死低优先级或可重启的批处理任务。
+
+psi帮助用户实现硬件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。同时无需牺牲业务负载健康度,也无需
+面临OOM等造成业务中断的风险。
+
+压力接口
+========
+
+压力信息可通过/proc/pressure/ --cpu、memory、io文件分别获取。
+
+CPU相关信息格式如下:
+
+ some avg10=0.00 avg60=0.00 avg300=0.00 total=0
+
+内存和IO相关信息如下:
+
+ some avg10=0.00 avg60=0.00 avg300=0.00 total=0
+ full avg10=0.00 avg60=0.00 avg300=0.00 total=0
+
+some行代表至少有一个任务阻塞于特定资源的时间占比。
+
+full行代表所有非idle任务同时阻塞于特定资源的时间占比。在这种状态下CPU资源
+完全被浪费,相对于正常运行,业务负载由于耗费更多时间等待而受到严重影响。
+
+由于此情况严重影响系统性能,因此清楚的识别本情况并与some行所代表的情况区分开,
+将有助于分析及提升系统性能。这就是full独立于some行的原因。
+
+avg代表阻塞时间占比(百分比),为最近10秒、60秒、300秒内的均值。这样我们
+既可观察到短期事件的影响,也可看到中等及长时间内的趋势。total代表总阻塞
+时间(单位微秒),可用于观察时延毛刺,这种毛刺可能在均值中无法体现。
+
+监控压力门限
+============
+
+用户可注册触发器,通过poll()监控资源压力是否超过门限。
+
+触发器定义:指定时间窗口期内累积阻塞时间的最大值。比如可定义500ms内积累
+100ms阻塞,即触发一次唤醒事件。
+
+触发器注册方法:用户打开代表特定资源的psi接口文件,写入门限、时间窗口的值。
+所打开的文件描述符用于等待事件,可使用select()、poll()、epoll()。
+写入信息的格式如下:
+
+ <some|full> <stall amount in us> <time window in us>
+
+示例:向/proc/pressure/memory写入"some 150000 1000000"将新增触发器,将在
+1秒内至少一个任务阻塞于内存的总时间超过150ms时触发。向/proc/pressure/io写入
+"full 50000 1000000"将新增触发器,将在1秒内所有任务都阻塞于io的总时间超过50ms时触发。
+
+触发器可针对多个psi度量值设置,同一个psi度量值可设置多个触发器。每个触发器需要
+单独的文件描述符用于轮询,以区分于其他触发器。所以即使对于同一个psi接口文件,
+每个触发器也需要单独的调用open()。
+
+监控器在被监控资源进入阻塞状态时启动,在系统退出阻塞状态后停用。系统进入阻塞
+状态后,监控psi增长的频率为每监控窗口刷新10次。
+
+内核接受的窗口为500ms~10s,所以监控间隔为50ms~1s。设置窗口下限目的是为了
+防止过于频繁的轮询。设置窗口上限的目的是因为窗口过长则无意义,此时查看
+psi接口提供的均值即可。
+
+监控器在激活后,至少在跟踪窗口期间将保持活动状态。以避免随着系统进入和退出
+阻塞状态,监控器过于频繁的进入和退出活动状态。
+
+用户态通知在监控窗口内会受到速率限制。当对应的文件描述符关闭,触发器会自动注销。
+
+用户态监控器使用示例
+====================
+
+::
+
+ #include <errno.h>
+ #include <fcntl.h>
+ #include <stdio.h>
+ #include <poll.h>
+ #include <string.h>
+ #include <unistd.h>
+
+ /* 监控内存部分阻塞,监控时间窗口为1秒、阻塞门限为150毫秒。*/
+ int main() {
+ const char trig[] = "some 150000 1000000";
+ struct pollfd fds;
+ int n;
+
+ fds.fd = open("/proc/pressure/memory", O_RDWR | O_NONBLOCK);
+ if (fds.fd < 0) {
+ printf("/proc/pressure/memory open error: %s\n",
+ strerror(errno));
+ return 1;
+ }
+ fds.events = POLLPRI;
+
+ if (write(fds.fd, trig, strlen(trig) + 1) < 0) {
+ printf("/proc/pressure/memory write error: %s\n",
+ strerror(errno));
+ return 1;
+ }
+
+ printf("waiting for events...\n");
+ while (1) {
+ n = poll(&fds, 1, -1);
+ if (n < 0) {
+ printf("poll error: %s\n", strerror(errno));
+ return 1;
+ }
+ if (fds.revents & POLLERR) {
+ printf("got POLLERR, event source is gone\n");
+ return 0;
+ }
+ if (fds.revents & POLLPRI) {
+ printf("event triggered!\n");
+ } else {
+ printf("unknown event received: 0x%x\n", fds.revents);
+ return 1;
+ }
+ }
+
+ return 0;
+ }
+
+Cgroup2接口
+===========
+
+对于CONFIG_CGROUP=y及挂载了cgroup2文件系统的系统,能够获取cgroups内任务的psi。
+此场景下cgroupfs挂载点的子目录包含cpu.pressure、memory.pressure、io.pressure文件,
+内容格式与/proc/pressure/下的文件相同。
+
+可设置基于cgroup的psi监控器,方法与系统级psi监控器相同。
diff --git a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CN/accounting/taskstats.rst b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CN/accounting/taskstats.rst
new file mode 100644
index 000000000..307ac5ce0
--- /dev/null
+++ b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CN/accounting/taskstats.rst
@@ -0,0 +1,145 @@
+.. include:: ../disclaimer-zh_CN.rst
+
+:Original: Documentation/accounting/taskstats.rst
+
+:Translator: Yang Yang <yang.yang29@zte.com.cn>
+
+================
+每任务的统计接口
+================
+
+Taskstats是一个基于netlink的接口,用于从内核向用户空间发送每任务及每进程的
+统计信息。
+
+Taskstats设计目的:
+
+- 在任务生命周期内和退出时高效的提供统计信息
+- 统一不同计数子系统的接口
+- 支持未来计数系统的扩展
+
+术语
+----
+
+“pid”、“tid”、“任务”互换使用,用于描述由struct task_struct定义的标准
+Linux任务。“每pid的统计数据”等价于“每任务的统计数据”。
+
+“tgid”、“进程”、“线程组”互换使用,用于描述共享mm_struct的任务集,
+也就是传统的Unix进程。尽管使用了tgid这个词,即使一个任务是线程组组长,
+对它的处理也没有什么不同。只要一个进程还有任何归属它的任务,它就被认为
+活着。
+
+用法
+----
+
+为了在任务生命周期内获得统计信息,用户空间需打开一个单播的netlink套接字
+(NETLINK_GENERIC族)然后发送指定pid或tgid的命令。响应消息中包含单个
+任务的统计信息(若指定了pid)或进程所有任务汇总的统计信息(若指定了tgid)。
+
+为了在任务退出时获取统计信息,用户空间的监听者发送一个指定cpu掩码的注册命令。
+cpu掩码内的cpu上有任务退出时,每pid的统计信息将发送给注册成功的监听者。使用
+cpu掩码可以限制一个监听者收到的数据,并有助于对netlink接口进行流量控制,后文
+将进行更详细的解释。
+
+如果正在退出的任务是线程组中最后一个退出的线程,额外一条包含每tgid统计信息的
+记录也将发送给用户空间。后者包含线程组中所有线程(包括过去和现在)的每pid统计
+信息总和。
+
+getdelays.c是一个简单的示例,用以演示如何使用taskstats接口获取延迟统计信息。
+用户可注册cpu掩码、发送命令和处理响应、监听每tid/tgid退出数据、将收到的数据
+写入文件、通过增大接收缓冲区进行基本的流量控制。
+
+接口
+----
+
+内核用户接口封装在include/linux/taskstats.h。
+
+为避免本文档随着接口的演进而过期,本文仅给出当前版本的概要。当本文与taskstats.h
+不一致时,以taskstats.h为准。
+
+struct taskstats是每pid和每tgid数据共用的计数结构体。它是版本化的,可在内核新增
+计数子系统时进行扩展。taskstats.h中定义了各字段及语义。
+
+用户、内核空间的数据交换是属于NETLINK_GENERIC族的netlink消息,使用netlink属性
+接口。消息格式如下::
+
+ +----------+- - -+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+
+ | nlmsghdr | Pad | genlmsghdr | taskstats payload |
+ +----------+- - -+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+
+
+Taskstats载荷有三种类型:
+
+1. 命令:由用户发送给内核。获取指定pid/tgid数据的命令包含一个类型为
+TASKSTATS_CMD_ATTR_PID/TGID的属性,该属性包含u32的pid或tgid载荷。
+pid/tgid指示用户空间要统计的任务/进程。
+
+注册/注销获取指定cpu集上退出数据的命令包含一个类型为
+TASKSTATS_CMD_ATTR_REGISTER/DEREGISTER_CPUMASK的属性,该属性包含cpu掩码载荷。
+cpu掩码是以ascii码表示,用逗号分隔的cpu范围。例如若需监听1,2,3,5,7,8号cpu的
+退出数据,cpu掩码表示为"1-3,5,7-8"。若用户空间在关闭监听套接字前忘了注销监听
+的cpu集,随着时间的推移,内核会清理此监听集。但是,出于提效的目的,建议明确
+执行注销。
+
+2. 命令的应答:内核发出应答用户空间的命令。载荷有三类属性:
+
+a) TASKSTATS_TYPE_AGGR_PID/TGID: 本属性不包含载荷,用以指示其后为被统计对象
+的pig/tgid。
+
+b) TASKSTATS_TYPE_PID/TGID:本属性的载荷为pig/tgid,其统计信息将被返回。
+
+c) TASKSTATS_TYPE_STATS:本属性的载荷为一个struct taskstats实例。每pid和
+每tgid统计信息共用该结构体。
+
+3. 内核会在任务退出时发送新消息。其载荷包含一系列以下类型的属性:
+
+a) TASKSTATS_TYPE_AGGR_PID:指示其后两个属性为pid+stats。
+b) TASKSTATS_TYPE_PID:包含退出任务的pid。
+c) TASKSTATS_TYPE_STATS:包含退出任务的每pid统计信息
+d) TASKSTATS_TYPE_AGGR_TGID:指示其后两个属性为tgid+stats。
+e) TASKSTATS_TYPE_TGID:包含任务所属进程的tgid
+f) TASKSTATS_TYPE_STATS:包含退出任务所属进程的每tgid统计信息
+
+每tgid的统计
+------------
+
+除了每任务的统计信息,taskstats还提供每进程的统计信息,因为资源管理通常以进程
+粒度完成,并且仅在用户空间聚合任务统计信息效率低下且可能不准确(缺乏原子性)。
+
+然而,除了每任务统计信息,在内核中维护每进程统计信息存在额外的时间和空间开销。
+为解决此问题,taskstats代码将退出任务的统计信息累积到进程范围的数据结构中。
+当进程最后一个任务退出时,累积的进程级数据也会发送到用户空间(与每任务数据一起)。
+
+当用户查询每tgid数据时,内核将指定线程组中所有活动线程的统计信息相加,并添加到
+该线程组的累积总数(含之前退出的线程)。
+
+扩展taskstats
+-------------
+
+有两种方法可在未来修改内核扩展taskstats接口,以导出更多的每任务/进程统计信息:
+
+1. 在现有struct taskstats末尾增加字段。该结构体中的版本号确保了向后兼容性。
+用户空间将仅使用与其版本对应的结构体字段。
+
+2. 定义单独的统计结构体并使用netlink属性接口返回对应的数据。由于用户空间独立
+处理每个netlink属性,所以总是可以忽略其不理解类型的属性(因为使用了旧版本接口)。
+
+在1.和2.之间进行选择,属于权衡灵活性和开销的问题。若仅需增加少数字段,那么1.是
+首选方法,因为内核和用户空间无需承担处理新netlink属性的开销。但若新字段过多的
+扩展现有结构体,导致不同的用户空间计数程序不必要的接收大型结构体,而对结构体
+字段并不感兴趣,那么2.是值得的。
+
+Taskstats的流量控制
+-------------------
+
+当退出任务数速率变大,监听者可能跟不上内核发送每tid/tgid退出数据的速率,而导致
+数据丢失。taskstats结构体变大、cpu数量上升,都会导致这种可能性增加。
+
+为避免统计信息丢失,用户空间应执行以下操作中至少一项:
+
+- 增大监听者用于接收退出数据的netlink套接字接收缓存区。
+
+- 创建更多的监听者,减少每个监听者监听的cpu数量。极端情况下可为每个cpu创建
+ 一个监听者。用户还可考虑将监听者的cpu亲和性设置为监听cpu的子集,特别是当他们
+ 仅监听一个cpu。
+
+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,若用户空间仍收到指示接收缓存区溢出的ENOBUFS错误消息,
+则应采取其他措施处理数据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