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mmaryrefslogtreecommitdiffstats
path: root/Documentation/translations/zh_TW/arch/parisc/debugging.rst
blob: c9ee804aebbd37eb5d002c8b9729a5b0e3418c3c (plain)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.. include:: ../../disclaimer-zh_TW.rst

:Original: Documentation/arch/parisc/debugging.rst

:翻譯:

 司延騰 Yanteng Si <siyanteng@loongson.cn>

.. _tw_parisc_debugging:

=================
調試PA-RISC
=================

好吧,這裏有一些關於調試linux/parisc的較底層部分的信息。


1. 絕對地址
=====================

很多彙編代碼目前運行在實模式下,這意味着會使用絕對地址,而不是像內核其他
部分那樣使用虛擬地址。要將絕對地址轉換爲虛擬地址,你可以在System.map中查
找,添加__PAGE_OFFSET(目前是0x10000000)。


2. HPMCs
========

當實模式的代碼試圖訪問不存在的內存時,會出現HPMC(high priority machine
check)而不是內核oops。若要調試HPMC,請嘗試找到系統響應程序/請求程序地址。
系統請求程序地址應該與(某)處理器的HPA(I/O範圍內的高地址)相匹配;系統響應程
序地址是實模式代碼試圖訪問的地址。

系統響應程序地址的典型值是大於__PAGE_OFFSET (0x10000000)的地址,這意味着
在實模式試圖訪問它之前,虛擬地址沒有被翻譯成物理地址。


3. 有趣的Q位
============

某些非常關鍵的代碼必須清除PSW中的Q位。當Q位被清除時,CPU不會更新中斷處理
程序所讀取的寄存器,以找出機器被中斷的位置——所以如果你在清除Q位的指令和再
次設置Q位的RFI之間遇到中斷,你不知道它到底發生在哪裏。如果你幸運的話,IAOQ
會指向清除Q位的指令,如果你不幸運的話,它會指向任何地方。通常Q位的問題會
表現爲無法解釋的系統掛起或物理內存越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