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mmaryrefslogtreecommitdiffstats
path: root/thunderbird-l10n/zh-TW/chrome/zh-TW/locale/zh-TW/global/layout
diff options
context:
space:
mode:
Diffstat (limited to 'thunderbird-l10n/zh-TW/chrome/zh-TW/locale/zh-TW/global/layout')
-rw-r--r--thunderbird-l10n/zh-TW/chrome/zh-TW/locale/zh-TW/global/layout/HtmlForm.properties35
-rw-r--r--thunderbird-l10n/zh-TW/chrome/zh-TW/locale/zh-TW/global/layout/MediaDocument.properties22
-rw-r--r--thunderbird-l10n/zh-TW/chrome/zh-TW/locale/zh-TW/global/layout/htmlparser.properties145
-rw-r--r--thunderbird-l10n/zh-TW/chrome/zh-TW/locale/zh-TW/global/layout/xmlparser.properties49
4 files changed, 251 insertions, 0 deletions
diff --git a/thunderbird-l10n/zh-TW/chrome/zh-TW/locale/zh-TW/global/layout/HtmlForm.properties b/thunderbird-l10n/zh-TW/chrome/zh-TW/locale/zh-TW/global/layout/HtmlForm.properties
new file mode 100644
index 0000000000..29bafbf60e
--- /dev/null
+++ b/thunderbird-l10n/zh-TW/chrome/zh-TW/locale/zh-TW/global/layout/HtmlForm.properties
@@ -0,0 +1,35 @@
+# This Source Code Form is subject to the terms of the Mozilla Public
+# License, v. 2.0. If a copy of the MPL was not distributed with this
+# file, You can obtain one at http://mozilla.org/MPL/2.0/.
+
+Reset=重設
+Submit=送出查詢
+Browse=瀏覽…
+FileUpload=上傳檔案
+DirectoryUpload=選擇要上傳的資料夾
+DirectoryPickerOkButtonLabel=上傳
+ForgotPostWarning=表格含有 enctype=%S 但未使用 method=post。傳送時會使用 method=GET 且忽略 enctype 設定。
+ForgotFileEnctypeWarning=表格含有上傳檔案的輸入,但未使用 method=POST 與 enctype=multipart/form-data。檔案將不會被上傳。
+# LOCALIZATION NOTE (DefaultFormSubject): %S will be replaced with brandShortName
+DefaultFormSubject=來自 %S 的表單
+CannotEncodeAllUnicode=有一張使用 %S 編碼送出的表單無法對所有的 Unicode 字元進行編碼,所以使用者所輸入的東西可能發生錯誤。若要避免這個問題,應該修改此網頁,將網頁本身改為 UTF-8 編碼格式,或是在表單元素上指定 accept-charset=utf-8,以確保能使用 UTF-8 編碼送出表單。
+AllSupportedTypes=所有支援的類型
+# LOCALIZATION NOTE (NoFileSelected): this string is shown on a
+# <input type='file'> when there is no file selected yet.
+NoFileSelected=未選擇檔案。
+# LOCALIZATION NOTE (NoFilesSelected): this string is shown on a
+# <input type='file' multiple> when there is no file selected yet.
+NoFilesSelected=未選擇檔案。
+# LOCALIZATION NOTE (NoDirSelected): this string is shown on a
+# <input type='file' directory/webkitdirectory> when there is no directory
+# selected yet.
+NoDirSelected=未選擇目錄。
+# LOCALIZATION NOTE (XFilesSelected): this string is shown on a
+# <input type='file' multiple> when there are more than one selected file.
+# %S will be a number greater or equal to 2.
+XFilesSelected=選擇了 %S 個檔案。
+ColorPicker=選擇一種色彩
+# LOCALIZATION NOTE (DefaultSummary): this string is shown on a <details> when
+# it has no direct <summary> child. Google Chrome should already have this
+# string translated.
+DefaultSummary=詳細資訊
diff --git a/thunderbird-l10n/zh-TW/chrome/zh-TW/locale/zh-TW/global/layout/MediaDocument.properties b/thunderbird-l10n/zh-TW/chrome/zh-TW/locale/zh-TW/global/layout/MediaDocument.properties
new file mode 100644
index 0000000000..221982c165
--- /dev/null
+++ b/thunderbird-l10n/zh-TW/chrome/zh-TW/locale/zh-TW/global/layout/MediaDocument.properties
@@ -0,0 +1,22 @@
+# This Source Code Form is subject to the terms of the Mozilla Public
+# License, v. 2.0. If a copy of the MPL was not distributed with this
+# file, You can obtain one at http://mozilla.org/MPL/2.0/.
+
+#LOCALIZATION NOTE (ImageTitleWithDimensions2AndFile): first %S is filename, second %S is type, third %S is width and fourth %S is height
+#LOCALIZATION NOTE (ImageTitleWithoutDimensions): first %S is filename, second %S is type
+#LOCALIZATION NOTE (ImageTitleWithDimensions2): first %S is type, second %S is width and third %S is height
+#LOCALIZATION NOTE (ImageTitleWithNeitherDimensionsNorFile): first %S is type
+#LOCALIZATION NOTE (MediaTitleWithFile): first %S is filename, second %S is type
+#LOCALIZATION NOTE (MediaTitleWithNoInfo): first %S is type
+ImageTitleWithDimensions2AndFile=%S(%S 圖片,%Sx%S 像素)
+ImageTitleWithoutDimensions=%S (%S 圖片)
+ImageTitleWithDimensions2=(%S 圖片,%Sx%S 像素)
+ImageTitleWithNeitherDimensionsNorFile=(%S 圖片)
+MediaTitleWithFile=%S (%S 物件)
+MediaTitleWithNoInfo=(%S 物件)
+
+InvalidImage=無法顯示錯誤的圖片「%S」。
+UnsupportedImage=由於需要使用不支援的功能,無法顯示「%S」圖片。
+ScaledImage=已縮放 (%S%%)
+
+TitleWithStatus=%S — %S
diff --git a/thunderbird-l10n/zh-TW/chrome/zh-TW/locale/zh-TW/global/layout/htmlparser.properties b/thunderbird-l10n/zh-TW/chrome/zh-TW/locale/zh-TW/global/layout/htmlparser.properties
new file mode 100644
index 0000000000..5ec1680012
--- /dev/null
+++ b/thunderbird-l10n/zh-TW/chrome/zh-TW/locale/zh-TW/global/layout/htmlparser.properties
@@ -0,0 +1,145 @@
+# This Source Code Form is subject to the terms of the Mozilla Public
+# License, v. 2.0. If a copy of the MPL was not distributed with this
+# file, You can obtain one at http://mozilla.org/MPL/2.0/.
+
+# Encoding warnings and errors
+EncNoDeclarationFrame=未宣告框架文件的字元編碼。若您直接檢視該框架中的文件看起來可能會不大一樣。
+EncXmlDecl=這份 HTML 文件的字元編碼使用了 XML 的語法進行宣告,這個行為不符合標準,且直接在 <head> 區塊一開始使用 <meta> 標籤進行宣告更有效。
+EncMetaTooLate=用來宣告字元編碼的 <meta> 標籤太晚才出現,改以根據內容猜測編碼方式。需將 <meta> 標籤移動至 <head> 區塊的一開始才可正確使用該編碼。
+EncMetaTooLateFrame=用來宣告字元編碼的 <meta> 標籤太晚才出現,改以使用父文件的編碼。需將 <meta> 標籤移動至 <head> 區塊的一開始才可正確使用該編碼。
+EncMetaAfterHeadInKilobyte=用來宣告字元編碼的 <meta> 標籤應移動至 <head> 區塊的一開始才可正確使用該編碼。
+EncNoDecl=並未宣告文件的字元編碼,改以根據內容猜測編碼方式。應透過 HTTP 標頭中的 Content-Type、使用 <meta> 標籤,或使用位元組順序符號(BOM)來宣告字元編碼。
+EncNoDeclPlain=並未宣告文件的字元編碼,改以根據內容猜測編碼方式。應透過 HTTP 標頭中的 Content-Type,或使用位元組順序符號(BOM)來宣告字元編碼。
+EncMetaUnsupported=在 HTML 文件當中的 meta 標籤宣告了一個不受支援的字元編碼。已忽略該宣告。
+EncProtocolUnsupported=在傳輸通訊協定當中宣告了一個不受支援的字元編碼。已忽略該宣告。
+EncMetaUtf16=網頁的 meta 標籤宣告使用 UTF-16 作為字元編碼格式。已將此解釋為宣告使用 UTF-8 編碼。
+EncMetaUserDefined=網頁的 meta 標籤宣告使用 x-user-defined 作為字元編碼格式。為了保持與刻意編碼錯誤的傳統字體相容性,將會解譯為宣告使用 windown-1252 編碼。此網站應該轉移為使用 Unicode。
+
+EncMetaReplacement=用來宣告字元編碼的 meta 標籤內容造成跨網站指令碼風險,已改用替代編碼。
+EncProtocolReplacement=在傳輸通訊協定層級宣告了一種有跨網站指令碼風險的字元編碼,已改用替代編碼。
+EncDetectorReload=並未宣告文件的字元編碼,僅可於完整接收文件後根據內容猜測編碼方式,此行為造成文件必須被重新載入。應透過 HTTP 標頭中的 Content-Type、<meta> 標籤,或使用位元組順序符號(BOM)來宣告字元編碼。
+EncDetectorReloadPlain=並未宣告文件的字元編碼,僅可於完整接收文件後根據內容猜測編碼方式,此行為造成文件必須被重新載入。應透過 HTTP 標頭中的 Content-Type 或使用位元組順序符號(BOM)來宣告字元編碼。
+EncError=根據宣告的字元編碼,位元組串流發生錯誤。宣告的字元編碼可能不正確。
+EncErrorFrame=根據從父文件繼承的字元編碼,位元組串流發生錯誤。必須透過 Content-Type HTTP 標頭、<meta> 標籤、或使用位元組順序符號(BOM)來宣告字元編碼。
+EncErrorFramePlain=根據從父文件繼承的字元編碼,位元組串流發生錯誤。必須透過 Content-Type HTTP 標頭、或使用位元組順序符號(BOM)來宣告字元編碼。
+EncSpeculationFailMeta=由於在進行宣告字元編碼的 <meta> 標籤出現前出現了非 ASCII 字元,已重新剖析文件的開頭。<meta> 標籤應為 <head> 標籤的第一個子元素,且在其之前不應有非 ASCII 字元文字出現。
+EncSpeculationFailXml=由於在文件中出現非 ASCII 字元,卻找不到用來宣告字元編碼的 <meta> 標籤,需退回採用 XML 的宣告語法,並重新剖析文件的開頭。應在 <head> 標籤的第一個子元素加入用來宣告字元編碼的 <meta> 標籤,而不使用 XML 宣告語法。
+# The audience of the following message isn't the author of the document but other people debugging browser behavior.
+EncSpeculationFail2022=由於 ISO-2022-JP 與 ASCII 編碼不相容,已重新剖析文件的開頭。
+
+# The bulk of the messages below are derived from
+# https://hg.mozilla.org/projects/htmlparser/file/1f633cef7de7/src/nu/validator/htmlparser/impl/ErrorReportingTokenizer.java
+# which is available under the MIT license.
+
+# Tokenizer errors
+errGarbageAfterLtSlash=「</」之後有無效內容。
+errLtSlashGt=發現「</>」。可能造成的原因: 未跳脫的「<」(應該要跳脫成「&lt;」) 或是打錯了的結尾標籤。
+errCharRefLacksSemicolon=字符引用未由分號結束。
+errNoDigitsInNCR=字符引用當中沒有數字。
+errGtInSystemId=系統識別符當中出現了「>」。
+errGtInPublicId=公用識別符當中出現了「>」。
+errNamelessDoctype=缺少名稱的 Doctype。
+errConsecutiveHyphens=連續的連字號沒有結束註解。「--」不被允許在註解當中出現,但「- -」可以。
+errPrematureEndOfComment=文件為正常結束。請使用「-->」正確地結束註解。
+errBogusComment=不正確的註解語法。
+errUnquotedAttributeLt=在一個沒有被引號包起來的屬性值當中出現了「<」。可能造成的原因: 前面缺了一個「>」。
+errUnquotedAttributeGrave=在一個沒有被引號包起來的屬性值當中發現「`」。可能造成的原因: 使用了不正確的符號作為引號。
+errUnquotedAttributeQuote=在一個沒有被引號包起來的屬性值當中出現了引號。可能造成的原因: 屬性值被放在一起,或是在當中放了 URL 查詢字串。
+errUnquotedAttributeEquals=在一個沒有被引號包起來的屬性值當中出現了「=」。可能造成的原因: 屬性值被放在一起,或是在當中放了 URL 查詢字串。
+errSlashNotFollowedByGt=斜線後面沒有「>」。
+errNoSpaceBetweenAttributes=屬性之間沒有空格隔開。
+errUnquotedAttributeStartLt=在一個沒有被引號包起來的屬性值當中發現「<」作為開頭。可能造成的原因: 前面缺少「>」。
+errUnquotedAttributeStartGrave=在一個沒有被引號包起來的屬性值當中發現「`」作為開頭。可能造成的原因: 使用了錯誤的符號作為引號。
+errUnquotedAttributeStartEquals=在一個沒有被引號包起來的屬性值的開頭發現「=」。可能造成的原因: 多餘的等號。
+errAttributeValueMissing=缺少屬性值。
+errBadCharBeforeAttributeNameLt=在預期應該要有屬性名稱的地方看到了「<」。可能造成的原因: 前面少了「>」。
+errEqualsSignBeforeAttributeName=在預期應該要有屬性名稱的地方看到了「=」。可能造成的原因: 缺少屬性名稱。
+errBadCharAfterLt=在「<」後面出現了不正確的符號。可能造成的原因: 未跳脫的「<」。請試著把它跳脫為「&lt;」。
+errLtGt=發現了「<>」。可能造成的原因: 未跳脫的「<」(應該要跳脫為「&lt;」)或是把起始標籤打錯了。
+errProcessingInstruction=發現了「?」。可能造成的原因: 嘗試在 HTML 當中使用 XML 處理指令。(HTML 當中並不支援 XML 處理指令)
+errUnescapedAmpersandInterpretedAsCharacterReference=在「&」後面的字串已被解譯為字符引用。(也許應該把「&」跳脫為「&amp;」。)
+errNotSemicolonTerminated=字符引用並未由分號結束。(也許應該把「&」跳脫為「&amp;」。)
+errNoNamedCharacterMatch=「&」並未開始一個字符引用。(也許「&」應該要被跳脫為「&amp;」。)
+errQuoteBeforeAttributeName=在預期應該要有屬性名稱的地方發現了引號。可能造成的原因: 前面缺少了「=」。
+errLtInAttributeName=在屬性名稱當中有「<」。可能造成的原因: 前面缺少了「>」。
+errQuoteInAttributeName=屬性名稱當中發現了引號。可能造成的原因: 前面也有個引號消失了。
+errExpectedPublicId=預期要有一個公用識別符,但 Doctype 已經結束了。
+errBogusDoctype=不正確的 Doctype。
+maybeErrAttributesOnEndTag=結束標籤擁有屬性。
+maybeErrSlashInEndTag=在結束標籤的結尾發現了多餘的「/」。
+errNcrNonCharacter=引用了非字元的字符。
+errNcrSurrogate=引用了代理範圍的字符。
+errNcrControlChar=引用了控制符號。
+errNcrCr=數值字符引用了 <CR> 符號。
+errNcrInC1Range=數值字符引用了 C1 控制範圍當中的符號。
+errEofInPublicId=公用識別符當中出現了檔案結束符號。
+errEofInComment=註解當中出現了檔案結束符號。
+errEofInDoctype=Doctype 當中出現了檔案結束符號。
+errEofInAttributeValue=在屬性值內遇到檔案結束符號。忽略該標籤。
+errEofInAttributeName=在屬性名稱當中出現了檔案結束符號。忽略該標籤。
+errEofWithoutGt=發現檔案結束符號,但先前沒有標籤以「>」結束。忽略該標籤。
+errEofInTagName=在尋找標籤名稱時發現檔案結束符號。忽略該標籤。
+errEofInEndTag=結束標籤當中有檔案結束符號。忽略該標籤。
+errEofAfterLt=在「<」後面發現檔案結束符號。
+errNcrOutOfRange=超過允許的 Unicode 範圍的字符引用。
+errNcrUnassigned=字符引用了一個被永久保留的未指派代碼點。
+errDuplicateAttribute=屬性重複。
+errEofInSystemId=在系統識別符當中發現檔案結束符號。
+errExpectedSystemId=預期應有一個系統識別符,但 Doctype 已經結束了。
+errMissingSpaceBeforeDoctypeName=在 Doctype 名稱前面少了一個空白。
+errNestedComment=在註解中發現「<!--」。可能的原因: 巢狀註解(不允許)。
+errNcrZero=引用了空字符。
+errNoSpaceBetweenDoctypeSystemKeywordAndQuote=在 Doctype 當中的「SYSTEM」關鍵字與引號中間沒有空格。
+errNoSpaceBetweenPublicAndSystemIds=在 Doctype 當中的公用與系統識別符中間沒有空格。
+errNoSpaceBetweenDoctypePublicKeywordAndQuote=在 Doctype 的「PUBLIC」關鍵字與引號中間沒有空格。
+
+# Tree builder errors
+errDeepTree=文件樹太深了,將壓扁到 513 個元素深。
+errStrayStartTag2=多餘的起始標籤「%1$S」。
+errStrayEndTag=多餘的結束標籤「%1$S」。
+errUnclosedElements=發現了結束標籤「%1$S」,但那是開放元素。
+errUnclosedElementsImplied=暗示了結束標籤「%1$S」,但那裡有開放元素。
+errUnclosedElementsCell=有一個儲存格隱含了要結束,但那裏有開放元素。
+errStrayDoctype=多餘的 Doctype。
+errAlmostStandardsDoctype=幾乎是標準模式的 Doctype。預期要有「<!DOCTYPE html>」。
+errQuirkyDoctype=詭異的 Doctype 。原本預期應為「<!DOCTYPE html>」。
+errAlmostStandardsDoctypeVerbose=此頁面使用接近標準模式,版面配置可能會受到影響。若要使用完全符合標準模式,請使用「<!DOCTYPE html>」。
+errQuirkyDoctypeVerbose=此頁面使用 Quirks 模式,版面配置可能會受到影響。若要使用完全符合標準模式,請使用「<!DOCTYPE html>」。
+errNonSpaceInTrailer=在頁面尾端出現非空白符號。
+errNonSpaceAfterFrameset=「frameset」後面有非空白字元。
+errNonSpaceInFrameset=「frameset」當中有非空白字元。
+errNonSpaceAfterBody=Body 後面有非空白字元。
+errNonSpaceInColgroupInFragment=剖析片段時在「colgroup」當中發現非空白字元。
+errNonSpaceInNoscriptInHead=「head」當中的「noscript」裡面有非空白字元。
+errFooBetweenHeadAndBody=「head」與「body」當中有「%1$S」元素
+errStartTagWithoutDoctype=尚未定義 Doctype 就出現了起始標籤。預期應有「<!DOCTYPE html>」。
+errNoSelectInTableScope=表格的 scope 中沒有「select」。
+errStartSelectWhereEndSelectExpected=在預期應有結束標籤的地方出現了「select」的起始標籤。
+errStartTagWithSelectOpen=未結束的「select」標籤當中包含了「%1$S」起始標籤。
+errBadStartTagInNoscriptInHead=「head」當中的「noscript」的開始標籤「%1$S」不正確。
+errImage=在「image」當中發現了起始標籤。
+errFooSeenWhenFooOpen2=發現了「%1$S」的起始標籤,但有個相同型別的元素已經開啟了。
+errHeadingWhenHeadingOpen=標題不能為其他標題的子元素。
+errFramesetStart=發現了「frameset」起始標籤。
+errNoCellToClose=沒有儲存格可以關閉。
+errStartTagInTable=在「table」當中發現了「%1$S」的起始標籤。
+errFormWhenFormOpen=發現了「form」的起始標籤,但已經有個「form」元素存在。不允許出現巢狀表單,將忽略該標籤。
+errTableSeenWhileTableOpen=發現了「table」的起始標籤,但先前的「table」標籤尚未結束。
+errStartTagInTableBody=在表格內容中發現了「%1$S」的起始標籤。
+errEndTagSeenWithoutDoctype=還沒發現 Doctype 就發現了結束標籤。預期應有「<!DOCTYPE html>」。
+errEndTagAfterBody=在「body」標籤結束後發現了一個結束標籤。
+errEndTagSeenWithSelectOpen=發現了「%1$S」的結束標籤,但「select」標籤還仍然開啟。
+errGarbageInColgroup=在「colgroup」片段當中發現了無效的內容。
+errEndTagBr=使用了「br」結束標籤。
+errNoElementToCloseButEndTagSeen=在 scope 中沒有發現「%1$S」元素,但發現了「%1$S」的結束標籤。
+errHtmlStartTagInForeignContext=HTML 起始標籤「%1$S」位於外部命名空間文本當中。
+errNoTableRowToClose=沒有可以結束的表格行。
+errNonSpaceInTable=表格當中有錯置的非空格符號。
+errUnclosedChildrenInRuby=「ruby」當中有未關閉的子元素。
+errStartTagSeenWithoutRuby=發現了起始標籤「%1$S」,但「ruby」元素尚未開啟。
+errSelfClosing=在一個非虛無的 HTML 元素當中使用了自我結束語法(「/>」)。將忽略該斜線並將其視為起始標籤。
+errNoCheckUnclosedElementsOnStack=堆疊中有未關閉的元素。
+errEndTagDidNotMatchCurrentOpenElement=結束標籤「%1$S」並未符合目前已開啟元素的名稱(「%2$S」)。
+errEndTagViolatesNestingRules=結束標籤「%1$S」違反巢狀規則。
+errEndWithUnclosedElements=發現「%1$S」的結束標籤,但還有未關閉的元素。
+errListUnclosedStartTags=元素未結束。
diff --git a/thunderbird-l10n/zh-TW/chrome/zh-TW/locale/zh-TW/global/layout/xmlparser.properties b/thunderbird-l10n/zh-TW/chrome/zh-TW/locale/zh-TW/global/layout/xmlparser.properties
new file mode 100644
index 0000000000..d575aea92a
--- /dev/null
+++ b/thunderbird-l10n/zh-TW/chrome/zh-TW/locale/zh-TW/global/layout/xmlparser.properties
@@ -0,0 +1,49 @@
+# This Source Code Form is subject to the terms of the Mozilla Public
+# License, v. 2.0. If a copy of the MPL was not distributed with this
+# file, You can obtain one at http://mozilla.org/MPL/2.0/.
+
+# Map Expat error codes to error strings
+1 = 記憶體不足
+2 = 語法錯誤
+3 = 找不到元素
+4 = 不符合語法
+5 = 未結束的 token
+6 = 只有部份字元
+7 = 不符合的標籤
+8 = 重複的屬性
+9 = 文件元素後有垃圾
+10 = 錯誤的 Entity 參考參數
+11 = 未定義的 Entity
+12 = 遞迴的 Entity 參考
+13 = 非同步 Entity
+14 = 參考至不正確的字元號碼
+15 = 參考至二進位的 Entity
+16 = 屬性參考外部 Entity
+17 = xml 或文字宣告不在 Entity 的開頭
+18 = 未知的字元集
+19 = XML 指定的字元集不正確
+20 = 未結束的 CDATA
+21 = 處理外部 Entity 參考時發生錯誤
+22 = 非獨立文件
+23 = 未預期的 Parser 狀態
+24 = Entity 宣告於參數實體
+27 = 前置詞 (Prefix) 未繫結至 namespace
+28 = 必須為未定義的前置詞 (Prefix)
+29 = 參數實體有不完整的標記
+30 = XML 宣告不符語法
+31 = 文字宣告不符語法
+32 = 公開 ID 有不合法的字元
+38 = 保留的前置詞 (Prefix) (xml) 必須為未定義或繫結到另一個 namespace 名稱
+39 = 保留的前置詞 (Prefix) (xmlns) 不能被定義或為未定義
+40 = 前置詞 (Prefix) 不能被繫結到任一保留的 namespace 名稱
+
+# %1$S is replaced by the Expat error string, may be followed by Expected (see below)
+# %2$S is replaced by URL
+# %3$u is replaced by line number
+# %4$u is replaced by column number
+XMLParsingError = XML 解析錯誤: %1$S\n位置: %2$S\n行號 %3$u, 第 %4$u 個字:
+
+# %S is replaced by a tag name.
+# This gets appended to the error string if the error is mismatched tag.
+Expected = 。應有: </%S>。
+